子,到底是王府的庶子。卢思成也不敢胡乱的起名。
“不知老太爷可有决断?”卢照辞笑说道:“有老太爷在此,哪里还有孙儿的什么事情?”卢照辞对这个名字叫什么,本就无所谓。反正都是被人叫的。
“叫卢承贤,如何?”卢思成一见卢照辞同意,不由的脱口而出,显然这个名字已经在他的心里酝酿了很久了。
“承贤?可以,可以。”卢照辞神情一愣的,但是点了点头。伸手将卢思成搀扶进去。
“你回来的就好。想来霍邑已经平定,待承贤抓周过后,老夫与你二叔、三叔他们就会霍邑。”卢思成深深的叹了口气道。
“这长安甚好,太爷又何必回霍邑呢?”卢照辞皱了一下眉头,道:“此去霍邑,千里迢迢。路途遥远。太爷年纪已大,何必为此而奔波呢?来,太爷请坐。”
“长安虽好,但是这里不是霍邑。”卢思成坐在太师椅上,望着卢照辞一眼,道:“老夫知道你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却是不开心。这长安的水太深了,你的功劳已经很高了。若是真的不行,就回霍邑吧!做个贤王也是不错的。”显然这才是给孩子起名的原因之一,就是让卢照辞做个贤王。
贤王要是这么好做的话,天下被杀的王爷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了。如今李渊就开始想着置自己于死地。自己若是不奋起反抗的话,恐怕算是白穿越一回了。长在红旗下的卢照辞,岂会被这个时代的观念所影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点。在卢照辞看来,根本就是错误的。深受平等思想教育的卢照辞。岂会放弃追求自由平等的机会,可是这段时间内生的一切,从平定薛仁暴后。被录夺了军权,从五日陷五城到现在,卢照辞已经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社会,权势永远是自由平等的保障,而最高的权力无疑是天下至尊。这个贤王也许很有权势,也许很有名望,但是性命仍然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中,这不是卢照辞想要的。这也就注定着卢思成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太爷既然想回去,那就回去好了,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