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初雪也抱着临阵磨枪的想法。
个人全能决赛在十一号中午,现在开始满打满算,也只有一天半的时间,她想用这段时间弄清楚她和一流选手在艺术表现上的差距究竟是什么。
这不像难度动作那么具体可感,正因为抽象,赵欣怡才会觉得分数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裁判主观因素。
当天晚上,她就跟教练们一起自习琢磨其他选手的以往比赛视频,尤其是艺术分高的选手。看了一晚上,晚上睡前还一边放着苏致录的书,一边考虑这件事,就像一个平时考试只能及格的学生,临到考试想考出个优秀来。
她一会儿想,万一运气就是那么好呢,一会儿又想,其实就算决赛还是第十,应该也不会有人说她什么,毕竟能进决赛已经是有一定运气成分的结果了。
但她依然忍不住抱有幻想,当年她拿下金马奖、从此开始三金影后征程之前,不也被所有人觉得不可能吗?没有人觉得她能在三十岁之前集齐三金,她不也做到了吗?
说起来,艺术体操才是她的本行,表演才是半路出家……等等,表演!
她忽然想到,艺术分中,音乐占一分,编排占九分,编排又包括服装、器械的使用等。她已经一项一项地把自己与其他选手进行对比,实在觉得她从音乐,到服装、器械运动不比人家差,她的动作一样繁复美观,所以才觉得纳闷。
可是评判标准里,还有一项,叫表现力。
表现力这个说法概括而笼统,一般是指把成套动作与音乐的情感表现出来,当然还有运动员自身展现出的表现能力。
沈初雪之前总觉得,艺术体操一套动作时间那么短,能表达的东西有限,动作顺利完成,该表达的自然也在动作中表达了。尤其是国内缺乏一流选手,在大家连器械都可能掉的情况下,自然谈不上追求表现力。
现在,她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一下思路。
她不能再把目光只放在器械不能掉、动作要到位这样的问题上,这些问题除了发育期到黄静美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