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就算是到了2008年的现在,对绝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仍然是唯一一个迈出农村的机会。不可避免地都进入了紧张的最后复习,乙闲班上的同学除几个实在对读书没兴趣的人外,其他个个都非常自觉的进入了状态。
这个曾被宣判的班级,经过乙闲一个多学期以来为他们复习,分外珍惜的他们基础扎实了好多。在四月下旬的第三次模拟考上,成绩竟好的惊人,竟然比<3>班这重点班平均分还高二分半。
同时更包揽了前6名,年级60名里,班上也毫不客气地占了23名。对这突然其来的现象,在排除集体作弊的可能后,全校师生大为震惊。
震惊之余立即把其中的巨大功劳,都算在班主任卓丹老师的头上!对卓丹老师力挽狂澜的能力,是凭服的五体投地,校领导更是满脸掩饰不住地找卓丹老师谈话再谈话,表扬再表扬,更开出种种条件,期望卓丹老师能在一年自愿活动结束后留下来任教。
莫名其妙被冠上一大堆荣誉的卓丹却只能苦笑着拒绝,心里却对乙闲又有了更大的莫名兴趣。对自己班里出现的制造这一奇迹的人,女性特有的直觉让她总感觉在他身上藏着什么秘密。可惜总没办法查证,她真的对乙闲太好奇了。
怎么也想不通,一个昏迷了一年多,没上高二直接上高三的才17岁的高中生,怎么就能掌握那么多的知识,怎么就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那么自然的讲出来还能让同学很容易的接受。所以只要有空,她总借故去教室听乙闲给同学们规纳,复习,对乙闲的讲解能力她是越来越惊讶佩服,很多知识点她自问,就算是她上去讲,也无法讲得那么好那么透彻。
卓丹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一想法是多么的危险多么的可怕!她隐约觉得,这神奇的学生,自己大概是永远也无法了解的了。
以至去听乙闲讲课的极积性更强了。
可惜却再没了机会,因为其余科任老师,看到空前的希望,态度来了个大转弯,也全都拿出压箱底的功夫,为他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