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巫师那样说,一定是某种力量在指引,只不过人们说不清楚这力量的路数罢了。
谁会从马上掉下来呢?
让一个鲜卑人掉下马背还真不容易。他记得父亲曾经从马背上掉下来,那是因为马蹄子踩进了旱獭洞。他小时候的一个玩伴骑马冲过一个树林时,不小心被一条横过来的树枝扫落在地,摔断了一条腿。这些都会被人说很久,因为除此以外,从马背上掉下一个鲜卑就像天上掉下一条羊腿一样罕见。
除非在战场上。
这些年征战不休,无数鲜卑人从马背上掉下来,身上插着箭,脖子上没脑袋,肚子被切开。
此刻自己的亲族中,谁又在战场上呢?
灯花突然一爆,拓跋嗣吓了一跳,几乎瞬间想到一个名字。
阿薄干!
这个外甥虽说不是很有出息,但毕竟是妹妹临终前托付给自己的,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可怎么向九泉之下的妹妹交代?
拓跋嗣突然很想和崔浩聊聊,可是一想到现在是深夜,又不忍心把崔浩叫醒。自己在屋子里躁动不安地走了几个来回以后,终于还是忍不住叫太监去传崔浩进宫。
崔浩来了。他也没睡,正在读《易经》。
拓跋嗣把巫师的话告诉崔浩,问他怎么看。
崔浩用一种似笑非笑的眼神看着拓跋嗣,半天才说出一句:
“恕臣冒犯,臣是孔夫子弟子,一向不谈怪力乱神。巫师能看到的东西,我这样的凡人未必看得到,不好评价的。”
拓跋嗣说先生刚才还说《易经》,难道《易经》不预测未来吗?再说谁都知道先生雅善看星象,这些算不算怪力乱神呢?
崔浩很认真地长揖到地,然后回复皇帝:
“禀陛下,臣并不是看不起巫师,只是各行其道而已。陛下说到了《易经》,这其实并不是什么算命占卜的书,而是揣摩天地万物变化兴替之道的书。变化这东西,并不神秘,只要你了解一件事的过去,看清它的现在,就基本能说清它明日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