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一摊子军国要务谁替你打理?可是刘裕拨拉过来拨拉过去,愣是找不到合意的继任者。倘事有不讳,朝中出现真空,大军鞭长莫及,司马家族只要有一两个清醒而果决的铁杆,就足以堵塞国门,把刘裕抛在四面敌意的北方。
还好,至少目下一切尽在掌握中。
他即将举行一个隆重的入长安仪式。
自灭慕容燕之后,好久没有享受过这种巨大胜利了。
转过身来,缓缓走出大帐。
他的面前,一个人跪着,身后跪了一大片。
押解他们来这里的骠骑队队主郭旭,全身盔甲,立在大日头地下,满脸都是汗,但依然肃立,等待太尉将令。
姚泓抵达刘裕大营已经有一阵子了,刘裕故意让他多跪一会儿。大秦国皇帝的若干印玺,用锦缎包裹着,摆在一个黑色的木头方盘里,放在姚泓面前的地上。姚泓本人穿着一身白衣,闭着眼睛跪在地上,双手在背后松松垮垮象征性地绑了,身后的嫔妃皇子们在低低地抽泣。
八月关中,白天依旧酷热,跪在地上的人们,有很多已经被晒得即将昏倒。在他们懵懵懂懂的耳朵里,兵营内外的大树上,知了的叫声听起来像是“杀——杀——杀”。
听到刘裕走出大帐的脚步声,姚泓睁开眼,恰好刘裕也在端详他。两个人的眼神碰在了一起。
姚泓看到的眼神,酷似武昭帝姚苌。虽然一汉一羌。面相不同,但眼前这个对手。却有着和爷爷一样犀利冰冷的眼神,转眸之际,犹如白刃。
刘裕看到的眼神,纯净清澈,带着一丝忧伤,纯然不像一个执掌国祚、生杀予夺、双手沾血、满心权谋的天子,更像是一个悠游于诗文经卷的逍遥书生。这样的眼神,刘裕在幕下那些才子们眼中经常看到。想到这个人其实并无大恶,就才学胸襟而言。更是胜出大晋朝傻皇帝百万倍,但生不逢时,名义上还要做那个傻皇帝的俘虏,刘裕内心不由感慨造化弄人。
无声长叹,招招手,示意姚泓站起来进帐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