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秋曳澜所想的阮清岩一回来,不出三天就杀上门来调教自己不一样——在帝陵畔安葬了阮老将军,返回京中后,他足足半个月都没管过秋曳澜。
原因很简单,忙!
要谢恩、要敷衍那些道贺道恼的宾客——尤其是阮老将军那些久不来往的故旧——要关心丁杨之争的结局:这结局对于薛畅来说松了口气,如他所料,因为他坚持要厚待阮老将军身后事,导致谷太后一党疑心他是不是要借阮老将军当年兵败做什么文章,所以分散了在丁杨之争上的注意力,开始关心与警惕对于太后党来说更加紧要的镇西军军权……
丁杨之争最后的结果是翰林院之首丁仪明受侄子牵连,正三品的学士承旨换成了从三品的上州刺史。丁青颜本人被流放岭南一年,丁家继续向杨家下聘,将杨宜室的牌位娶过门——也就是说丁青颜以后的妻子都得是继室了,这对于本就不怎么争气的丁青颜的娶妻肯定要有影响的。
不过杨家也好不到哪里去,杨宜室是跟丁青颜通.奸,而不是受了丁青颜强迫。所以杨滔教女不严的责任也没地方赖了,京官当然也干不下去,只能外放——从正四品上的吏部侍郎贬成从六品上的上县令,就这还是太后党死保他的缘故。
不然依照国子监窦祭酒的说法,这种连女儿都教不好的人,哪有资格继续做官?应该一捋到底才对!嗯?你说丁家?丁仪明只是叔父不是父亲,众所周知丁青颜是祖母薛老夫人抚养长大的,老夫人早就年过六旬可以免除这一类刑罚了好不好!
……拖了好些日子的丁杨之争这么快解决,完全是因为阮老将军的后事触动了太后党关于镇西军的敏感神经。作为镇西军前任统帅阮老将军的嗣孙,阮清岩哪怕在孝中,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如何利用这种局势,至少保证自己不被牵累……阮清岩要耗费的精神可想而知!他当然暂时顾不上自己那叫人头疼的表妹——却不得不百般抽空照看阮慈衣!
秋曳澜打听之下非常惊讶:“大表姐?!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