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孩子等着吃饭,又见他悔改之意十足,那日他来酒坊找我,哭泣哀求不停,我便——便安排他在酒坊中做了一个发货的伙计。可,可这杨钊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刚开始做事还算勤恳老实,可到了后来,就又整日酗酒,甚至还偷了酒坊的成品酒拿出去私自贩卖,得了钱就去赌钱。这不,他又偷了酒坊的百瓶酒偷偷地卖给了吐蕃人……”
酒徒益州酒坊的兴盛,自然是吸引了不少蜀州的杨氏族人前来投奔。看在玉环的面上,萧睿也就同意杨括尽量安排一些杨家的老成之人进酒坊做事,但叮嘱他,千万不要让这些人接触酒坊的核心技术机密。
杨钊在蜀州早已生活无着,便也厚颜携妻带子来到益州,租了一间院子住下,日日到酒坊哭诉请求这位堂弟收留。杨括虽然不齿他的为人,但看在本家的面上,又见了杨钊家里那可怜的等米下锅的母子几人,便有些心软,留下了杨钊。当时本来要想禀告萧睿的,但因为那几日酒坊事务繁多,一忙起来杨括便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
萧睿面色顿时阴沉下来。杨括收留杨钊,按理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即便是杨钊偷酒。只是,萧睿太了解这个杨钊了,此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无耻小人,跟他掺和在一起,不定哪一天就会弄出大乱子来。而且,他为了利益,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绝对不能让杨钊这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从一见到杨钊开始,萧睿就已经拿定主意,绝对要跟这杨钊划清界限,不能跟他有任何的交集。
见萧睿面色不善,杨括更加地惶恐,搓着手垂下头去,再也不敢吭声。对于自家这位近乎神人一般的妹夫,杨括那是又敬又怕,还怀有深深的感恩之心。如果要是没有萧睿,他以及杨家岂能有今天?
杨母和杨三姐儿岂能从蜀州小城搬到这益州来,还住上了豪宅,过上了富足无忧的生活。而自己,之前不过是一个酒坊的小伙计,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自己就成为了益州酒徒酒坊的当家人,成为益州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一切,都拜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