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睿的才学一如那广为流传几成经典的《开元时录》一样。谁还能不服?事实摆在面前。面对眼前这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大唐才子酒徒。寒门士子心里其实早就宾服不已。不说萧睿那些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单说其仗义疏财救助落难士子和资助寒门士子的高风品德。也足以让这些寒门士子早已将之视为可效仿的偶像了。念。状元公乃是天子门生萧睿。而榜眼则被益州士子张固夺的。探花郎是来自襄阳府的一个寒门士子李。200名寒门士子登科者达100余人。一举选拔如此数量众多的寒门士子进入大唐官场。这可谓是大唐建国以来的首次。
消息传开。皇帝陛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英明传遍天下。无数大唐寒门士子泪流满面恸哭不已。纷纷面向长安的方向跪拜良久。自此。大唐寒门士子心中更是增添了无穷的动力。以至于来年的春闱中。有了天下寒门士子群集长安为皇帝敬献万士表的佳话。这是后话不提。
金牌状元公的名头更加响亮。一连数日。萧睿都耐着性子应着大唐权贵们的盛情邀请。轮番前往各府赴宴。一个前途无量的后起之秀。自然是的到了朝中各方势力的拼命拉拢。但萧睿虽然从不拒绝朝臣的邀请。可对于庆王和寿王的邀请却毫无犹豫的一概推拒。就算是咸宜和盛王李琦为他设宴庆贺。他也统统拒绝。
为此。少年李琦非常恼火。甚至还带着侍卫卫校上萧家来大闹了一场。李琦带人大闹萧家的事情旋即传开。也传入了宫里。李隆基听闻以后。不禁一怔。如果说萧睿拒绝李琮和李瑁。还可以说是之前他与两人并不“和谐”的缘故。可李琦却等于是萧睿的“引荐人”之一。怎么萧睿还不给他面子?而李宜就更不用说了。长安城里谁人不知。这咸宜公主对萧睿是情深一片?
李隆基好奇。他坐在御书房里沉吟良久。突然抬头来深深的望着侍立在自己身后的高力士。淡淡道。“力士。你说这萧睿何以会如此?”
高力士默然良久才低低道。“回皇上的话。老奴以为。这萧睿虽然年少。但行事稳重颇有古贤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