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到一楼的都是动迁户无奈的选择,好楼屋都卖出去了。可后来,经济发展起来,一楼都改成了门市房,立马升值,好多人家都跑到房地产局办理了门市房照,住宅变成了门市。虽然不如主道值钱,可跟住宅比那可不是一个价值。
林涵跟郑亚南交待,将楼改成六层,专门留下两栋留给动迁户,抽签决定楼层,所有楼房的一楼都自已留下。
郑亚南不明白,这一楼有什么好,跟住平房差不多。开店?那么多呢,都开啥店?卖给谁去?
不理解归不理解,他还是照旧执行。
这个公司毕竟是林涵的,不过,她给了他20的股份,这也合不少钱,特别是第一期这六栋楼盖起来后,共计一万二千多平方,除去动迁户,还有八千多平方的楼房可以卖。一平方三百元,这下子就成了富豪。
他没想到林涵这么有钱,前期投入的钱可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根本就没用银行贷款。
林涵知道,用银行贷款是最好的办法,好多人,这个时期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从银行贷了款,最后都成了呆帐、坏帐,而自已则成了百万富翁,没办法,空子太多了。所有有人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六栋楼,最后确定,只有两户要一楼的,一个是国营饭店的厨师,想自已将来开个早点铺,要了一楼。还有一个是国营理发店的理发员,想在前面开个小理发店,后面则自已家住。
“这是两个聪明人。”林涵对小舅说。
“协议都签到完了,下个礼拜就开始拆了。”郑亚南感慨的道:“盖房子是真挣钱。小涵,那宾馆还建吗?”
“今年先看地方吧,有合适的地方订下来明年动工正好。”明年开始小城大量上来外地人,不过他们大多选择的是十块钱一晚的小旅店,但好多公费办理的人员还是住宾馆的。况且,还有将来将大量涌入的苏联人,他们可是主要对象。
两人正说着话,林溯从外面跑回来,他气喘吁吁的去拉林涵:“姐姐,快点,宇航哥哥掉水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