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间因科举舞弊案而被抄家灭族了的那个薛翰林?”
“正是。”连氏看了孙氏一眼:“也是你家老的授业恩师。”
娘在一边听着却是在脑中慢慢寻找关于这个薛翰林的线,她是看过建武朝的一些史书的。虽然因为年代隔得近,关于建武朝的一些正史并不多,但是薛翰林的事情她到是听过。
据说当年薛翰林牵扯到一起科举舞弊,贿考案,本来犯事之人并不是他,不想他却纠集了翰林院,院的翰林和联名上书为犯事之人求情。结果将这件事情闹成了全国生,运动,南北各个院的纷纷罢,有的甚至集结到了京城要逼皇帝放了犯事之人。
建武帝本就因为北方的战事忙得有些焦头烂额,对这帮闹事的们深恶痛绝,正在这时候却突然查出原来贿考案件这位薛翰林也是涉足其中。
原本以为他是为了同僚和们请命,不想却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建武帝大怒,当即命人将薛翰林拿下,没有细审就判了个抄家灭族之罪。
孙氏闻言点了点头:“当年儿在京城的时候就是跟着薛翰林的笔墨。”
孙氏想起当年之事也是捏了一把汗,老当时正好回青城县探亲,本是待不了多久就要回京城去的,不想陆氏却正好在那个时候生了病,于是便拖住了他的脚步(最新章节)。也幸亏是陆氏生了病,不然的话老说不定也会牵扯到这件事情当中去。
之后薛翰林出了事,老心急火燎要回京城去为恩师奔走,却让陆氏以死相逼留了下来。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是孙氏要感激陆氏的,那么就是当年这件事情,因为陆氏才让老免了一场无妄之灾。可是也是因为这件事情,陆氏与老之间的祖孙情分出现了裂痕,发生这件事情之前,老对陆氏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几乎是从来就不违背她的意思。
但是那又什么样,孙氏心里是巴不得这祖孙两人越走越远才好。
“前一阵,当今皇上已经为薛翰林翻案。这件事我家老大和你家老也出力不少。”陆氏道。
这件事情孙氏自然也是听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