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色渐晚,可李威还是下令过河回京。刻意这样做的,母亲在推广棉花,自己更弄出许多东西。父亲没有东西可弄,于是呢,将皇庄里的种种“霸占”了。怎么办呢?老婆有祥瑞,有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儿子有的更多,就自己没有。
难道父亲因此不高兴的?
在益州城外,看到那片皇庄的翻版经营,李威忍不住胡思乱想。当然,推广开来,不仅是庄稼,还有收益。至少蛋类与肉类会贱一贱,富人家无所谓的,吃完了大鱼大肉,再吃山珍海味。穷人不行了,肉有些贵,一年吃不了几次,甚至买一点肉回来,切成小米星子,吃一点星子,吃肉了。幼年时李威也渡过这样的日子。
不但老百姓,连官员清廉的都吃不起,只好吃煮豆子。
父亲虽然“冒”了自己的功劳,也说明他的眼光,更是一个做实事的人。但也说明他处境的尴尬,而多是自己造成的。因此,在益州刻意准备了一样东西,到了陈仓后,又刻意加快速度,不给沿途官员百姓准备,几乎一掠而过,又刻意选在黄昏时赶到长安。这也是长进,行过军,能算出一些。这样就不会出现益州万人空巷的情况。省得父亲看到老百姓就象欢迎唐三藏回京一样,涌出城夹道相迎,然后山呼万岁,又要胡思乱想。
还是有百姓眼尖,看到后惊呼道:“太子殿下回来了。”
立即有百姓走出来,李威吓得一机灵,喝道:“放快速度。”
裴行俭终于忍不住,伏在马上大笑起来。
薛讷奇怪地问:“裴侍郎,你在笑什么?”
“别问,”裴行俭一挥手,还在继续大笑。最后连狄仁杰与姚元崇都被他带着笑,其他人全部被三人笑得莫明其妙。
可没有多久,就有太监迎了过来,说道:“陛下有旨,在大明宫设宴相待。”
李威刻意选择这一时机进城,不代表着朝廷不知。但设宴相待,说明父亲心中还是很高兴的。其实李治心中五味杂阵,儿子越来越有本事,看到儿子成长,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