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亦是如此,堵不如疏。只是两渠有些艰难。”
“孤刚才与父皇母后商议过,他们也认为其他三条,只要商议妥当,可以施行。就是两渠,种种难处,施行不易。”
“其实前年,两位圣上就同臣商议过此事。臣思虑良久,并无良策,此事作罢。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治渭不如治理广通渠,此渠建于隋朝,从河堤到河底,大多数铺有石板,穷奢极欲。现在淤塞,只是一些淤泥,挖去并不困难。可此渠长达三百多里,所费不菲。此一。此二,想要通航,必引他河之水冲之,又是一笔开支。”
“孤也向父皇提议过,引沣水、浐水注入渠中。”
“此法甚好,只要将大兴苑一部分割让出来,就可以通航。但殿下既然与两位圣上商议过,可知三门峡口,那个石柱?”
“知道。”
“殿下可知以前运河如何开挖的?”
“这个臣大约是知道的,将水引于他处,或者重新开一条河道,运河修好后,将土堤挖开,让水将淤泥冲走,运河即成。”这不算困难,在治理洛阳城外那片皇庄时,李威就用这个方法,将山溪切断,抽干沼泽的。
“这是正常的开挖运河方法。”
“还有一种,两边都是大山。想开挖运河,又想不伤民力,只好等到枯水时季,就着浅水之处,拦腰重新用泥袋堵成一段长堤,抽干水源,挖宽挖深。挖好后,将新河堤挪移,河水引过来,另一半切断,再挖。此法最耗人工物力。然而这还是好的,如果河床多是石质,只好慢慢敲凿,甚至不惜工本,用木炭烧烤,再激起冷水碎石。殿下所说的丹水,臣一直没有去看过,估计此两法会常用。”说到这里,顿了顿说道:“但一通航,不仅龙驹寨上游,就是下游以臣之见,也要柘宽,否则转为小舟,运货量有限,会导致船舶堵塞。特别是有的船夫,久在水上生活,大多数时间远离世人,漠视王法,性格剽悍。远不是诗歌里所写的那样。滞留日久,恐有争执冲突时时发生,反而不美。不过这都是财力能办到的,就怕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