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兴唐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决心

第二百五十二章 决心(1 / 6)

?

不知后世是风景的需要,或者黄河干涸,交通发达,没有航行的需要,这个三门与砥柱依然存在的。当然,能商议南水北调,三峡工程都弄出来了,想要除去这根砥柱是小菜一碟。其他的不知,只知道弄了一个鸡肋的三门峡水库,花了钱,又遗害了黄河渭河,发的电又少。

但在元明清,航运还是主流的交通方式,虽然长安不是首都,漕运依然存在,也证明纵然到清朝,都没有办法将这根砥柱弄去,最少明清黑火药已经发明出来。也许关中航运不是主流了,花的代价不值,可也证明它的顽固。但是不是这样呢?就是他记的历史知识很少,也不是的!

明朝败亡,有许多原因,崇祯除了冤杀袁崇焕自毁长城外,所做所为,不算太昏庸,至少看到陈圆圆美色,立即送给吴三桂,至少也在尝试改革作为,至少李自成进京,他没有投降而上吊自杀。刘禅能不能做到?孙皓能不能做到?太子婴能不能做到?陈叔宝能不能做到?李煜能不能做到?徽钦二宗能不能做到?主要原因,前面几位主留下的积弊太多,还有就是李自成。之所以造反,正是小寒潮气候导致关中大饥,然后到河东,如果三门漕运能解决,会不会好转一点。不说清朝多恶劣,游牧民族代替中原本身就是一种落后。

因此,前世做讲师时,无意看到袁什么飞写的文章,拼命的压明抬清,对大帝朱元璋用了臭要饭的、寒酸、进化(意思原来不是人,是猴子)这些词,然后对清朝皇帝称爷,乾隆爷、康熙爷云云,很是愤愤不平。有人称明朝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虽然将明朝夸张了一些,然而相比之下,再看清朝种种,正好颠倒过来!

胡思乱想了一下,越想就越觉得三门漕运的重要性。可连明朝都没有治理起来,现在如何治理?难道是后来渭水更加恶劣,又没有钱重开广通渠,毕竟广通渠久不治理,到明朝后大约已是淤平。

但这样一想,治理三门峡大约是不成了,难怪宇文恺不惜百姓死亡与财

最新小说: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说你私生子命贱,你带七个老婆造反? 红楼:夜天子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大宋文豪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水乡风云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弃女当家,富贵让极品羡慕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