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兴唐 >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中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中了(3 / 5)

国子监出身的太学士。***上八十人,有近六十人是出自两监,再次证明两监乃是科考的正途。当然,也与唐朝文化还没有普及有关。各州有州学,但连私熟都不让设,所以精英还在两京当中。

再往下看去,先看到姚元崇,名列第七,前三名肯定最贵,可列在第七名,也算不错了,西门翀拱手道:“姚君,恭喜。”

“同喜,同喜,”姚元崇身强力壮,眼睛也好,一眼就看到西门翀名列第三十六位。虽然没有进前十,也在中游以上,算是中了。

以西门翀的家世,能名列中上,已经很不容易的。现在的考试不象后来的考试,有糊名制,没有。朝廷将日期订在二月初进行,也是以不伤农事为主,农业为国家根本,商人子弟不能参加科考了,工匠子弟也不允许参加科考了,除了少数官宦人家,大多数是地主子弟,或者一些农民,比如西门翀。可不糊名,能入选科考的生员,皆是一时人杰,除了一些心理素质不好的生员外,都能写花团簇簇的文章出来。很难选一时优劣。因此,考官最好只好看各人的名声,以及家世。

朝廷以不伤农为本,也不鼓励生员早早到京城来,浪费家中的财力。可事实上很早生员就到来了,甚至有的生员在京城一呆就是一年两年,然后进行活动,将自己作品裱成一卷,请朝中高官大儒看,然后传扬。就是李白都没有脱过这个俗。但李白所托非人,倒是有两个举子,一个叫谢登,一个叫牛锡庶,运气很好。几年落第,又一次来到京城,由于不善交际,又不认识名流,看到别的考生都找人行卷了,两人很急,于是商量说,我们将写好的诗文拿到大街上,看那家门面气派就去敲门,人家让我们进我们就进,不让我们进就算了。瞎敲八瞎的,敲到一个老人家中。老人一看,奖赏了几句,可是两人觉得老人岁数大,帮不上忙,主人又热情,不好告辞。这时又有个官员拜访老人,此官对老人说:“二十四年载主文柄,国朝盛事,所未曾有。”两人没有听懂,官员离开后老人笑嘻嘻地对他们说,许诺他们金榜题名,牛锡登能

最新小说: 红楼:夜天子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弃女当家,富贵让极品羡慕不来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大宋文豪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水乡风云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