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见陛下,”裴炎行了一礼,又冲帘后遥拜了一下:“参见天后。”
一般大臣为了清名,通常刻意疏忽隐在帘后的那个人,但裴炎没有,表情自然雍容,仪态大方,但论风度,满朝之中,似乎无几人能及。这一次将他从江南召回来,立即得到重用,破格提为黄门侍郎,也就是那句进士及第,俯视中黄郎里面的黄郎,门下省的二号长官。唐朝三省,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就在门下省内。同样是侍郎,中书门下侍郎要比六部侍郎更有实权。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黄门侍郎的职权并不比宰相弱多少。
当然,他也是功劳的,这几年替朝廷经营,所得几百万缗钱,奉公执法,处理直平,开始商贾因其罚没而怨,几年后看到其公平,怨声立失。这就是政绩,再说,国库干涸,虽连年丰收,可东征新罗,西边又要与吐蕃决一死战,没有裴炎,国库就不会如此宽裕。至于梁陆二人首倡大功,皆忘记了。难不成让两名商人做黄门侍郎?
还有人想得更深,这又是皇上的平衡之道。经过太子之事,朝堂上的各个宰相与重要的大佬,让皇上不安心。可太子与裴炎之间却有着不可弥补的矛盾。这是对朝堂的掣肘与平衡。
或者想得更深远,那就不大好了。看到没有,与太子作对,立即升官发财,而且升得快。
裴炎一回洛阳,就让李治与武则天接见。
看到他举止风范,李治也十分满意,不愧是河东裴家出来的弟子。抬了抬手,说道:“裴卿,请坐。”
裴炎落落大方地坐下,李治开始与裴炎交谈国事。国家还算平稳,主要就是边境,新罗始终不安份。前面求和恩准,李谨行将大军撤回后,应刘仁轨请求,命李谨行为积石道大使,镇守廓州,鄯廓二州成犄角之势。听到唐朝军队撤离,李谨行这个新罗祸害到了青海,新罗人又开始侵吞百济。
新罗人才真正将唐朝弱点找出来了。由于府兵制,每一次发大军,皆不易,要准备很长时间,才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