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过长时间替李治处理政务,诗中自有一种“王八”之气,或者她天生就有王霸之气。
上官婉儿这首诗,就是临摹了母亲这首《游少林寺》。
只借用了一些,两首诗意思不同,词语不同。老妈的诗厚重大气,上官婉儿的诗却是清秀自然。当然,毕竟年龄很小,诗写得略略幼稚。不过,她才多大,八岁!
“很好,写得很好。”李威不由地夸赞道。
“大哥,”李令月吃味地拽着李威的衣服,不满的撒娇。
“小妹,这就是你的榜样,可要好好读书。”
“大哥。”又拖长了声音,继续撒娇。
正在此时,金内侍从洛阳回来了,赶得有些急,大约是一大早就赶路了,身上沾满了露水。李威说道:“你俩出去玩,我与金内侍有些事要谈。”
金内侍一眼看到桌子上的诗,上官婉儿随李威一道来洛阳东宫,呆了不少天,她的字,还是认识的。不由地“咦”了一声,问道:“难道是上官婉儿写的?”
“正是。”
“婉儿会写诗了,”金内侍高兴地说。
岂止会写诗,长大了,还不知道会写多少诗,并且与她祖父,可是大名鼎鼎上官体诗的代表。
“难得啊难得,殿下,你看到后面一句,多好啊,太子资善仁,祈福终有功。”
最后一句,算是小小地拍了李威一个马屁,可也未必,小萝莉对李威很依赖,将李威当作了亦父亦兄,估计倒有六成发自内心。不过金内侍却是六成在拍马屁。
这首诗中却是分波昆阆越,碎露云雾重与花台无芳色,莲塔满松容最佳。最后一句……嗯。
“好诗啊好诗。”金内侍又捧在手里诵读,然后继续吹捧。
好诗未必,只是出自八岁上官婉儿之手,很难得了。大约金内侍以为自己将来一定纳上官婉儿为后宫妃嫔之一,于是大肆拍马。八岁的婉儿……想想很无语。将他手上的诗夺下来,说道:“金内侍,不说诗了,谈正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