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开始上奏,本身就是右补阙,有弹劾进奏补漏拾遗的职权。朱敬则站了出来,朗声说:“陛下,臣有一言进奏。”
“奏来。”李治没有想到其他,随口答道。
朱敬则开始放炮了,道:“陛下,自唐朝立国以来,高祖先让隐太子守位东宫,太宗开府,出征天下。然后有玄武门之变。太宗又以承乾为太子,却宠爱重用魏王,于是承乾太子心中怨怼,做出种种悖逆的行为,国家又复成多事之秋。陛下,亦亲身经历,前事不远,陛下何以忘却?今太子仁爱,名满天下,处人待物谦和,关爱百姓,重视民生,实乃千古未有,远远胜于陛下数倍。”
听到这里,众臣愕然,朱敬则前面的话不足为奇,可后面一句话太猛了,直接说皇上做太子时,远不如今天这个太子。
李治压根没有想到朱敬则直接向他放炮,听得目瞪口呆,都忘记生气,武则天则在帘后卟哧一下乐了。
朱敬则不顾李治有什么感受,直接往下说道:“此乃国家幸事,一代胜过一代,江山才能长远,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但是陛下种种的做法如何?太子微有小过,立加冰雪,复置国事不问,对沛王种种赏赠,以示优宠。难道陛下是想国家太平已久,过得无趣,于是让朝廷,让国家再起风云,血光溅于东宫皇宫,冤魂飘于东西两都,百姓忧心如焚,直到玄武门事变复起乎?”
继续对李贤用沛王的称号,雍王封号不承认!
“你,你,”李治终于回过神,气得全身都哆嗦了。
朱敬则不理他,继续往下说道:“臣观陛下所为,永徽时尚可称为小治。以后一年不如一年,现在简直是一个昏君。不但是一个昏君,连一个父亲都做得不称职。陛下,臣问你,沛王天资很高,臣知之。沛王三四岁时,陛下曾对司空李绩说,此儿已读《尚书》、《礼记》、《论语》,背诵古诗赋十余篇(牛!),那时候看经领览,就开始过目不忘。又爱读《论语》中贤贤易色,陛下问何为如此,乃言**此言。于是为陛下所爱。只是臣不知,治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