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李敬玄,然后西域胜利后得意忘形的王孝杰。直到论钦陵死后,唐朝也只是小规模的试探,最后重新发起大规模作战的。
当然,丧气的话如同李治一样,刘仁轨也不大好出口。然后继续往下说道:“姚州之失,无足痛痒,朝廷无论派出谁去,即可平定,我们知,吐蕃也知。太子前去,亦是一理。”
“你是让太子殿下做饵?”李敬玄惊讶地问了一句,但一个饵字出来,十分后悔,立即住声。
“不重不上大鱼,”刘仁轨却省去了饵字。
“不妥,”李治连连摇头:“只怕吐蕃人能猜测出来,听说吐蕃那个论钦陵用兵如神。”
这是听李威说的,否则到现在李治都低估了此人。
“是能猜测出来,但那又如何?论钦陵能猜测出来我们用意,可他低估了一点,那就是太子殿下的军事天赋!”
“孤,孤……”李威噎着了,孤了半天都没有孤出来。
“殿下,莫急,且听臣往下说去,”刘仁轨也没有往其他地方想,在他想法中,认为殿下自付没有论钦陵的用兵本事,倒也不奇怪的。
“那又要派出重兵了,”李治喃喃道。梁积寿一战,折损的人马不多,朝廷能承受得起,再来个大败,唐朝也亏损不起。吐蕃同是一理,虽然大非川一战胜利,也让薛仁贵杀了数万人,其中有一半是吐蕃的士兵,同样让吐蕃元气伤了一下。
“不需,朝廷若派出重兵,吐蕃人对南诏兴趣不大,撤出姚州城,反而浪费人力财力。只需派出数千精兵,再暗中调动数千士兵增援,让吐蕃人入网即可。至于吐蕃,也许会猜到,也许没有猜到,即便猜到,因为低估了殿下,论钦陵也不会亲自前来。不过以防万一,臣还推荐数人,协助太子殿下。”
“请问何人?”
“第一个人,是在象州的薛仁贵,但召回时需要秘密一些,不可泄露。”这一句刘仁轨很慎重的,薛仁贵威名太盛了,如果吐蕃听闻,有可能没有钓到鱼,却真钓来了论钦陵,太子反而成了一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