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会儿,说道:“父皇,如果重新开挖广通渠,等于渭水搁置不用了。”
“能开挖成功,渭水可以不用。”
“那么父皇,可不可以将沣水、浐水截断,不让两水入渭,直接进入广通渠。”
虽然儿子狐狸尾巴终于露了出来,开始急吼吼声地亮剑,但这个儿子也有些歪才,居然这么快就能想出一个主意,似乎也是不错的主意,李治心中有些酸酸的。
不知是高兴是好,还是不高兴是好,将这些心思克制下去,又说道:“这是一个办法。然而你可注意到无论从广通渠入京,或者由渭入京,必须经过三门峡前一段河面。这段河道水势湍急,溯河西上,一船粮食需数百人拉纤,而且暗礁起伏,过往船只,时有出事。如果漕运增加,出事的船只必然会增多。增加成本不算,每年将会有许多船夫被河水淹死,图伤人怨。昔日隋文帝下诏凿三门砥柱,用了无数人力财力,甚至死了许多民夫,仍然没有成功。或者绕道而行,无论从南从北,当地石质坚硬,凿河床的难度几乎登天。这一段三门险道不除,航运问题永远不能真正解决。不但三门险道,还有丹水,丹水渠不成罢了,一成如你所议,对沟通汉水湘水与大江有莫大的好处,河道宽大,没有这个人力财力来开挖,似乎哪两岸也多是山石。河道小了,以后必然因为船只多,堵塞不行。不挖则罢,一挖就要实用。你可做好了准备?”
不知老子这个做好准备是何意思,但玩大了,李威有些抹汗。
“你用心是好的,是没有伤民力,可想让百姓乐意为朝廷所用,一天打算给多少补助?”
这个倒是有心理准备,京城用工,有贵有贱,有手艺的一天能挣一百多文,没有手艺的只有几十文。又不能让朝廷备伙食,那只会让官员去贪墨,必须自备伙食,李威立即回答道:“一天最少得六十文。”
“你算过没有,如果两水齐进,朝廷准备多少开支?十万缗,二十万缗,能济什么事?”
李威不能答,说到底还是一个钱字,朝廷能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