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但不是致命的,黄河不象长江,过了三峡后,江面宽阔,适宜航行。几千里黄河,象这样的河形有许多。致命的是河中又有两个很大的河岛。一曰神门岛,一曰鬼门岛。只留下三个小小的缝隙,让河水通过。当地百姓将这三个缝隙称为三门,北门为人门,中门为神门,南门为鬼门,水行其间,变得十分陡急,奔腾的声音激荡如雷。特是鬼门,舟筏误入,鲜有得脱,因此称为鬼门。神门同样不行,只有人门前有一个半岛,使水势得到缓冲,可以航行。当然,这使其他两门水流更急。
船舶驶过人门后,必须拐一个弯,不然就撞向了人门半岛。危险还有的,但还不是最危险的。拐过了弯道后,与鬼神二门主流汇合,向下没有多远,又有三山,其他两山虽然獠牙毕露,还稍稍好一些,却又有一山,准确来说是一石柱,正好拦在河中心。因为上了主流,河水急,会逼使船舶径直撞向这根巨大的石柱。
即便操舟技术好,稍稍有失误,会舟翻人亡。在这里翻船,别提什么游泳的技术,再好都没有用。河水那么急,那怕一条龙,也立即卷向下游。所以想要治理关中漕运,必须治理这段河面。人门留了一条活路,又因为神鬼二岛巨大无比,屹立在大河中间,没有办法治理的。因此许多人,包括隋文帝的宇文恺,然后到阎立本,都在打这根石柱的主意。
除去这根石柱,不但使主流没有危机,这根巨柱存在,也使水流更为汹涌澎湃,除去了它,水势会相对平缓一些,至少没有分流漩流出现,又能在枯水时季,派出民夫治理暗礁。
因此,治理关中的漕运,千万干系,全部集中在这根石柱上了。
唐朝并不是没有治理过,开国之初,关中人口还不多,供给充足,因此调运很少。但到后来,人口增加,虽然自古关中富足,可是地域狭隘,产不足供,于是在父亲登基后,修了一条洛阳到关中的陆路,从陆路运费可想而知的。每两斛运费达到一缗钱,也就是一斗粮食仅是运费就达到了六十多文。这显然是不行的,如遇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