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军。任江苏督军,调往徐州,转任长江巡阅使,移驻徐州。1915年,拥袁世凯称帝,被封为一等公爵,但内心仍一意维护清廷。袁世凯去世后,他伪装成黎、段之间的调解人,企图坐收渔利。同时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不久任安徽督军,扩充至十三省同盟。拼凑实力,积极策划清室复辟。张勋复辟后,很快被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逃入荷兰使馆,溥仪再次退位,张勋于是被通缉。继而逃到天津德租界地区。不久北洋政府以“时事多艰,人才难得”为由。对洪宪祸首和辫帅复辟案犯均一律实行特赦。张作霖向徐世昌提出恢复张勋长江巡阅使兼安徽督军之职,被张勋拒绝。后来,徐世昌甚至还请他出任全国林业督办,他依然无动于衷。他在天津的松寿里闲居,一日,有一位客人劝他要识时务,该剪掉辫子了。张勋手捏辫梢学着杨小楼京剧念白:“吾回天无力,尚可独善其身。脑袋在、辫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张勋逝世后,政界闻人和文化名流纷纷致电哀挽,祭文、哀诗和挽联不计其数,或敌或友,不同政治立场的人几乎都对其大加赞美,原因无他,只因他的忠心,不管他是死忠也好,愚忠也罢,总之他对清廷的忠心是很多满清皇族都无法相比的,在当时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忠心可谓是稀有的东西,所以不管他生前做过什么,死后仍然得到无数赞誉。
张勋的乡土情结十分严重,也许许多大人物都有着极为矛盾的心里,这位张勋大人也不例外,他在镇压二次革命时纵兵劫掠,屠杀数千人,却对家乡人极好,他在发迹后,惦念家乡父老,凡老家赤田村的老乡,张勋每家奉送大瓦房一座,缺啥少啥,只要开口,张勋都包管。民国时期在北京求学的江西籍人士,张勋个个给奖学金;至于奉新县的大学生,吃穿用一切花费全由张勋包下。他捐款在北平建立会馆,资助在京的江西籍学生和贫苦人士,民国初期诸多后来显赫一时的大人物们都曾得到过他的资助,他另外在奉新还用粮款救济当地灾民和孤儿寡妇。
想起张勋在前世历史上的所做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