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国当局的一再催促下,英法当局不得不加快租界官员的撤离速度,不过在谈判协议中有规定,原租界内的英法公民可以自由选择是加入华国国籍,还是保留原国籍,华国当局不能没收在租界的英法公民的财产,如果在租界的英法公民选择加入华国国籍,可以保留房产等土地所有权,如果不加入华国国籍,则只有土地房产使用权,英法公民可以携带自身财产离开,也可选择留下,如果离开华国,不能将文物带出华国国境。
由于租界撤销,英法官员很快要离开,租界内的英国人和法国人有一些人对华国当局的态度不太放心,因此携家带口的返回了欧洲,有的则去了法属印度支那,有的去了澳洲,还有的去了印度或美洲,不过还是有半数人选择了留下,这些人在这里都生活了大半辈子了,身家性命、财产和老婆孩子都在这里,这个时候离开还真舍不得,很多英国人和法国人都在这里出生的,属于第二代了,已经习惯在这里生活,回去还真不一定适应。
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英国和法国在华国境内的租界全部撤销,包括上海法租界、天津、汉口、重庆、广州等大城市的英法租界,原租界内的英法官员尽数撤回本国,在英法官员撤离时,华国武装警察部队、警察进入维持秩序,随后政府机关入住接管行政权。
在同一时间。香港和广州湾也被华国当局接管,军队率先进入,与英法军队进行交接驻防。行政部门与英法官员进行行政管理权的交接。
德国与萧震雷的新政府的关系历来良好,这次当华国当局宣布收回一切租界、关税自主权和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之后,德国也宣布了归还青岛并废除与华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毕竟德国在中华国的利益实在有限,犯不着为了这么一个城市跟华国把关系闹僵,而且此时同盟国还不清楚华国已经秘密加入了协约国,为了不把华国推向协约国的怀抱。德国选择放弃了在华国的利益,归还了青岛。正在准备撤离青岛的驻军。
德国在撤离青岛驻军和德国公民时,分散在太平洋上各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