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如果轮到要他们死的时候,他们却是不想死的,从二战中日本投降后就可以看出来,只要是少将级别以上的日军将领,基本上没有切腹自杀成仁的,只有那些低级军官和士兵才会干这种傻事,他们已经被彻底洗脑了。
大庭二郎虽然在心里骂得狠,但是脸上却不得不露出一副欣慰的表情,他点点头装作满意道:“嗯,哟西,诸位对大日本帝国、对天皇陛下的忠诚,本司令官是十分欣慰的,既然大本营来了命令,我们就要死战到底,昨天的战斗,我们失去了三条街区,部署在那里的一千名英勇的勇士也全部玉碎,本司令官颇为心痛,但是他们死得其所,他们的死不是没有价值的,他们至少拼掉了华军半个营的兵力,诸位,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绩,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之前的防御部署是正确的,但是这还不够,我们不能被动防御,在城内我们占据绝对的利益优势,我们熟悉地形、熟悉这里的任何建筑,但是华军却不熟悉,我们不能等着华军来将我们一一清除干净,所以我们必须跟华军打对攻!”
在另一个时空中的二战期间的台儿庄战役中双方都打得极为惨烈,尽管这场战役中,双方伤亡的兵力与其他欧洲战场的巷战伤亡的兵力不能相比,但是台儿庄战役却是最为惨烈的巷战之一,原因在于交战双方均奉行攻势战术,一步不让、寸土必争。台儿庄城内高层建筑很少,街巷密布,有的相互连通,有的则为死胡同,控制了主要街道也不能很快决定战局走向。而且,台儿庄没有欧洲大城市那样发达的地铁和供排水管网系统,战斗时也难以仓促间挖掘地道。双方发生巷战的主要区域,呈不规则的倒凸字形,南北长不过600米,东西宽约350米,最窄处只有100多米,战区面积仅1.2平方公里。在如此狭小地带,中日两军经常一墙之隔。为了争一间房子,双方要伤亡几十人,为了占领一条小巷,就可能拿一两个连,甚至一两个营死拼。31师师长池峰城曾这样描述台儿庄巷战:“争夺战起,敌用全力进攻,我以全力抵抗。处处包围,节节切断,大包围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