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装甲车被击毁的机率会非常大,毕竟日本人不全是傻子,可一不可再,同样的错误日本人当然不会犯第二次。
刚刚抢占水塔,六个士兵被派到水塔上去驻防,众人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后面的日军就追上来了,大约三十多个日军士兵,从两个方向集中向水塔冲过来,大约两个步兵班的样子,他们显然是接到了日军军官要夺回水塔的命令,出现之后立即对立足未稳的华军发起了攻击,已经抵达水塔上方的六个华军士兵立即操作两挺重机枪向进攻的日军开火,而下方的八个华军士兵在班长的带领下躲在装甲车后面向日军开火,装甲车上机枪手也没闲着,华军火力太多强大,日军士兵在冲击的时候纷纷中弹倒闭,不一会儿工夫,冲过来的三十多个日军士兵就全部死在了冲锋的路上。
战斗暂时结束,接下来时布置防御工事,装甲车被留在水塔下方作为移动机枪堡垒,它随时移动,以免被日军炮火击中,除此之外,在步兵班班长郝劲松的指挥下,八个人被留在了水塔下方以极快速度构筑两个圆形防御工事。
这周围两面靠城垣,城墙年代久远,已经倒塌很多,有不少城墙砖散落在地上,士兵们将砖头搬过来围成两个防御工事,每个工事内分别有四名士兵防守,左边工事内有一挺轻机枪,右边工事内没有,但是装甲车却在右边,它是移动的,随时可以提供火力支援,班长郝劲松则在装甲车内负责指挥,另外六个士兵在水塔上方布防,一共两层,分别有三个人,各有一挺重机枪,己方带来一挺重机枪,原本日军在水塔上有两挺,但是刚才战斗过程中被打坏了一挺,还有一挺可以用,弹药勉强还能打两仗。
坐镇在这个区域的日军大队长指挥官寺内寿一是现在日本内阁首相寺内正毅的儿子,他出生的时候,寺内正毅还只是一个小少佐,这爷俩都是典型的日本男人体型:头重脚轻、五短身材,长得也极为相似。寺内寿一虽然是名门之后,但同样接受了一整套严格的军事教育。曾就读于东高师附属中学校、东京成城学校。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