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城门不远处的知州府。
“什么?特使来了,该死的,你们怎么不去通知我,糟了,我没有去接驾,大人该不会心里怨恨我吧?”
……
检查府。
“特使?明日去驿站?呵呵,这个杭州城,倒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驿站中。
一间古朴典雅的书房。
两侧书架上放着一些古玩器具,还有一些文史典籍。
墙下,一张曲足卷耳几案,案上摆着一盏罩纱灯,纸墨笔砚和一摞卷宗。
一间尤为宽敞,布置得文雅,艺术气息十足的驿馆内,此刻,一名面色温文的男子,此刻,真是静静坐在一张椅子上,黄花梨精雕细刻而成的桌子上,此刻一盏剔透的茶盏,正是袅袅的往外冒着热气,杯盏旁,懒散的放着一卷卷宗。
这时,只见的那人一手拿着那茶盏,一手轻轻铺动着那卷宗,正看得津津有味
“王闵,原为西北地区一名师爷,后来短短一年间,竟然是过分拔擢,竟然成为着杭州城的知县?升迁速度如此之快,呵呵,而且还是不足十八岁,这般年纪,有着这样的成就,也当得上一年轻豪杰了吧,可是,就是不知,这执政能力怎么样。明日,我可要好好看看,看看这搅动杭州风云的人物,究竟是生了什么模样?”
大宋的官不好做,门阀世家此时依旧是朝廷官员的主要提供者。
纵使那些门阀世家早已破落,可是,即便如此,那威势也不少一般家族能够比拟的。
此时的所谓科举,其大部分名额都是把持在门阀世家手里的,多少名扬天下的大诗人、大才子,年过半百都还混不上个一官半职,纵然是入仕做官,没有世家豪门为后盾,也休想做个七品以上的官。
一介布衣想要出人头地谈何容易,可王闵在短短一年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师爷,居然做到了杭州知县!
杭州知县是何许人也?依着杭州地势的特殊性,再升一步就开封尹,头顶上只有尚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