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他们谈得还很热烈,知道赵氏真是到边陲镇建走私基地,他们便形成了两种意见,永强坚决拒绝不让赵氏进入,周镇却多多益善,他们有他们搞,我们有我们搞,互不干涉,而且,赵氏在边陲镇投资,我们已经得益了。
“投资得益小,合作走私这块才是大头。如果赵氏自己搞,就不会再跟我们合作了。”
“我们并非仅此一家。”
“丁建只是偶尔为之,不能抱太大幻想。”
“我们可以继续发展新的货源。”
“如果,丁建也像赵氏那样,自搞一套呢?”永强说,“那时候,就会形成一种混乱的局面,有那么一天,边陲镇就会成为走私猖狂地,成为打击走私的重灾区。”
这是张建中一贯坚持的主张,永强敢于与周镇争执,也认为自己坚持的是张建中的主张。而张建中没有制止他们,考虑的是,周镇有没有更充足的理由推翻这个主张?
坚持多年的东西,往往会成为一种陈旧的东西,改革,改革就是要改变旧观念,改变改革前的旧观念很重要,但是,改革逐渐形成的旧观念更重要。
“打击的力度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我们再放开,等着我们的将是摧毁性的打击。”
“打击的力度不断加强,是相对全国而言的,并不会因为我们收紧放缓,因此,我们更应该趁收紧前,捞一把,机会一纵即逝,失去机会就只有后悔了。”
永强想说,你更希望自己大捞一把吧!
但又觉得,失去赵氏家族的货源,反而不利于自己捞一把。
张建中不知周镇是怎么想的,脑子却有一种想法逐渐清晰。
老实说,这几年搞走私,虽然赚了不少钱,却总是提心吊胆,总担心有一天会出状况,陈大刚截击事件,涉险过关,他心里就想,以后还会出现什么状况,常在海边走,不会不湿鞋,常常夜路,总有一天会碰鬼。
旧货垃圾货事件,又让他惊惶了好一阵,时不时做同一个恶梦,自己当啷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