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并不是那般出色。”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你们看……有人动了……是柳宗卿……”
终于有人发现比赛中的两人其中一人动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随之转移。
一炷香时间已过——
柳宗卿的眼眸睁开,这一炷香的时间之内,他心若旁骛,将比赛事宜完全抛诸脑后,全身心恢复精神。
此刻,他神清气爽,先前写字所消耗的气力已经完全恢复。
余下两柱香的时间,够他写出一首好诗出来。
侧眼看了一眼方孝礼,见对方像是失神一般,柳宗卿不免有些意外,莫对方当真没有才气?可那三学之首,又非浪得虚名,当真奇怪……
柳宗卿收回目光,开始专注自己要做的事情,他的笔蘸上墨水,脑海中开始勾勒出‘月楼台’的影像,以景映情……
他不想其他,不管方孝礼有什么打算,只要自己一首诗成,那么对方就彻底失败!
终于,在第二柱香快燃烧殆尽的时候,柳宗卿提笔,开始一笔一划书写……
明月独上西楼,碧霞日落西山。
楼台几许人也,断肠人在天涯。
……
“好诗!”
已经有人看到柳宗卿所写的诗句,一时间,感慨连连,赞许不断。
“柳宗卿不论‘书写’还是‘诗句’,都稳压方孝礼,这下子,在柳宗卿写完诗句之后,哪怕方孝礼心中有了诗的雏形,但在对方诗成之际,心中自信都会被动摇,难以再写出一首好诗,毕竟不是一方大儒,外加上年纪尚轻,受到影响在所难免,何况对方还是寒山三子之一。”
有人对于方孝礼以及柳宗卿作出评价,认定柳宗卿的水准远在方孝礼之上。
“先生他到底怎么回事啊?”
“这可不像是先生的作风……”
几名‘名苑私塾’的学生看见方孝礼一动不动,大感焦急,但她们声音无法穿透进入,只能站着干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