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栋拿了本子,点了点。“咱们现在竹笋厂住宿的有十多个人吧?”
“一共十八个住宿舍的。”
韩国兵这里都有名单。
“竹编厂也是十多个吧?”
“十五个。”
“这么算下来就有三十三个,加上这一次豆腐厂,城里来的十二个,外加外庄,至少也有十五个,再加上几个大师傅,至少五十人住宿吃饭。”李栋笑说道。
“咱们是不是把食堂一并开起来。”
“食堂,竹笋厂不是有蒸笼了吗?”
竹笋厂是有蒸笼,一般蒸一份饭就一分柴火钱,其实根本不是食堂,不做啥东西,最多炒点咸菜,蔬菜,肉类基本没有的,多数员工都是自己带些咸菜啥的,很少买的。
“国富叔,我说的这个食堂是跟国营厂那样的食堂,早午晚都做。”
“啥,这能成吗?”
大的国营厂子都有自己食堂,这些食堂可都是有自己供货渠道的,可韩庄那有啥渠道的,米面,蔬菜,肉蛋,咋弄的?
“栋子,这事可不是说说的。”
韩国兵几人没想到,李栋竟然有这么大想法,要知道他们是想都没想过的。
“国富叔,国兵叔,这事,我是考虑了不少天才提出来了。”
李栋一点点分析着。“你看,现在咱们都在搞大包干,别的不说,这粮食产量增加了,各家都有余粮了,粮食这块以后不缺,从咱们庄子买都成。”
“这倒是。”
去年秋天一季稻子,韩国富虽然没有统计具体打了多少粮食,可拿自己家对比,粮食是有富裕的。想起前几天李春花说多捉几只小鸡仔,今年多养些,再有猪崽子也多捉二头。
家里粮食富裕了,鸡鸭鹅,猪肯定跟着起来,这样的话,食堂似乎粮食来源没多大问题了,大包干今年已经在里山公社推广了,蔬菜方面不用说了,张瘸子哪里就能供应一批。
先前不就是在张瘸子供应竹编厂这边的嘛,这一想,食堂倒是能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