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了吐槽模式。
【一粒金灿灿的金坷垃,加速了全球农业的发展。】
【金坷垃,在美国最高绝密中,与核武器同列第一。它是改变一个国家农业局面的核武器,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毫无疑问……写这篇文案的人是广告界的核武器……鄙人甘拜下风。”
【金坷垃,80种天然稀缺矿物质提炼的精华;金坷垃,大型电脑定位生产,3万摄氏度精密提炼;1公斤金坷垃的原料高达500万美元……】
“原料后面应该补上‘价值’二字吧,这文案真的很让人揪心啊……不过,假设……真的有一种能耐受比钛合金熔点高二十倍的高温还没有被气化的提炼物,那每公斤成本五百万也是说得过去的。”
【……而每年资源提炼数量有限。金坷垃,让肥料零浪费、零流失、零蒸发;金坷垃,激活沉积在2米下土壤中的氮磷钾……】
“慢着……这句‘数量有限’从语境上转折了以后就没下文了啊?后面的内容和这句没关系啊,那这半句话加在这里干嘛呀?”小说家的职业病让封不觉陷入了混乱。
【金坷垃,让世界农民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获;金坷垃,让68个国家提前五年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合着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全在肥料吗……”
【每天,从圣地亚戈国际农业集团……3000辆专列、1000艘货轮、500架次飞机、满载金坷垃昼夜不停发往世界129个国家。】
“且不说这129个国家的铁路、码头和机场能不能扛得住你那些专列、货轮和飞机的卸货需求……就说这个出货量……之前那句‘数量有限’是在逗我么?”
【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一个公司,每天用3000辆专列、1000艘货轮、500架飞机往世界各地运每公斤成本500万美元的货,而且还是‘满载’……那种世界的经济确定还需要发展吗?”
【肥料掺了金坷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