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汉们就装进箩筐,或是绑起来扛着运输到大卡车上去,用卡车、四轮车等运输回城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平洋城的街道等露天之地。都会作为晒谷场所。
脱粒是用机械,镇上的农资店里有现成的打谷机,但却要用到电,没办法,只好用柴油发电供养,因为如果用手工脱粒,平均下来,每人每天只能完成两百斤左右,那将浪费大量的人力。
还有,稻谷在收割之后,当天之内就得脱粒,然后在地上摊晒,把谷壳上的水气蒸干,不然稻谷可能会发霉或是长芽,那就报废了。古时一些粮仓就因为打理得不好,遭遇了水灾或是太潮湿,导致发霉坏掉,闹成饥荒。
而如果收稻谷当天的天气不好,甚至要用电风扇等工具吹整夜,防止稻谷发霉,所以说,当农民不容易啊,收获的季节,也容易变成悲剧。
这些问题,当然不用李纯来统筹,若是真出了事,他只管砍掉负责人的脑袋,那么下次就没人敢马虎了。当然,话是这么说,既然可以事先预防,又何必真等到出事呢,现今的粮食可关系到大家的口粮,是用来活命的。
“王爷,你咋来了。”一个汉子扔下箩筐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来人是杨文,退伍军人,现在是王亮的副官,也是李纯钦点的。
“嗯,随便看看。”李纯摸出烟散上,“你怎么还亲自动手了?”
杨文憨厚一笑,“这块田还是我家一个亲戚的,小时候我就来帮着收割过稻谷。现在枪粮食,我也没什么事,有风系种子跑得快。”
“今年的收成怎么样?”李纯对于种地不是太清楚,他家在镇上,自家并没有种稻谷。
“不太好,田里的肥料没跟上,农药也没打,影响了收成……”杨文很是专业的说着田里的事儿,他家的条件不好,他自己读书也不行,不然绝对不会去当兵。基本上,在农村,除非是特别想当兵的,其余的人去当兵纯属是无奈之举,因为娃子年龄不大不小的,留在家里容易学坏,去打工又没文化,干脆送去当兵,吃两年免费成长饭,锻炼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