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招了辆的士回到村里。来到村前,乐浪他们在石桥边上下了车。
从南州搭的士回来很贵,不是普通的贵,是很贵,要三四百左右。这还是现在小溪村出名了,路况好,要是以前,就是有钱都不一定有人愿意载。
乐浪和少卿一人拉着三郎的一只手慢慢的走在桥上,桥下流水潺潺,“哗哗”的流响,桥上是两排石砌的栏杆,没有任何花巧,都是四方形的石柱,最上面是一个圆形的石墩。这些石头都是以前从石头山旁边的一座小山开采过来的。后来村里觉得这是在败坏祖宗留下来的家产,祸害子孙后代,就停止了开采,留下那边坑坑洼洼的一片,现在上面都长出了茂密的大树,把以前采石的痕迹都遮掩了过去。
桥边有颗老大的榕树,榕须高高的垂挂在水面上,很是好看。在榕树旁边有一层层的宽大石阶,这是以前给那些打渔、跑船的上岸用的。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走这条水路了,于是,这些石阶就沦为了妇人浣洗衣服的所在。
在早上的时候,一堆妇女拿着衣服在这边洗着,说着家中琐事、邻里传闻、调笑嬉闹,好不热闹。如今,这里已经成了小溪村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三人慢慢的走着,默默的倾听风语,欣赏着乡村间难得的风景。三郎的小手被乐浪和少卿抓在手中,人却一点也不安份,转头四看,活蹦乱跳的。
小溪村的环境保持的不错,那些老房子更是动也没动,只是另外划出一块地来让想建新房的人去建。没像其它一些村,都把自家的老房子推到,在原有的地基上建起新房。虽然老房子腐朽不堪,推倒重建无可厚非,但是建了的新楼房却少了那么一点古老味道,让人很是感叹,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谁说得清呢?
来村里游玩的人多了,不仅给村里带来了人气,还带来了财气,想在这边租房住的人也越来越多,原本修好的老房子都有点不够使用,村里就打算着找一个地方建一排古色古香的民居,只是地点一时还没有想好。
走过庙口,一些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