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的笑容,看得出来,这是一对父女,只是,看到小女孩身上粗大的补丁衣衫,他们的心里有些酸楚。
他们身为大清身份最尊贵的人,别说让他们穿补丁衣衫了,就是一般的丝绸锦缎,都入不了他们的眼,只是,他们比较疑惑的是,他们身边已经放了那么多的鱼儿了,为什么还要穿一件破烂的衣衫呢?
接下来,他们就知道为什么了,只见,一个破烂的院子里,一个头发斑白的老妪,正捂着嘴唇咳嗽,也许是因为常年生病的原因,她只能靠在门板上,剧烈的咳嗽,使得她的膝盖微微的弯曲,看得出来,她是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妇人。
看到这里,他们不难想到,这位妇人是那对父女的家人,只是,联想到她的年龄,他们觉得,这个老妪,应该是那个小女孩的祖母,由此可以预见,这样的家庭里,为什么会这么贫穷了。
慢慢的人们见到了几座房舍,只是,因为下雨的原因,路上的行人很少,只有几个穿着蓑衣,和一些赶着马车的行人,倒是让人觉得,多了一点人气。
渐渐的雨水停了,这些屋舍,也有了一些规则,不再像刚才那么稀疏了,整齐的街道上,坐落着宅子院落,青翠的树木上挂着晶莹的雨珠,让人忍不住喜爱起来。
画面继续流转,街道上的人们也多了起来,撑着小雨伞的游人,开始欣赏着雨后的风景,有些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则乘着小船在河水里游走,相互之间,还打了一个招呼。
而坐在小船上的文人骚客,轻佻着琴弦,认真的弹奏着一曲乐章,三五不一的游人,则伫立在船头,欣赏着外面的风景。有的拿着亲手制作的花灯,愉悦的在溪水里放着花灯。有的站在拱桥上,捏着糕点,往水里投掷着。
直到画卷的尽头,一座高山上,坐落着一座亭子,只见亭子里面摆设着一套茶具,一个白衫女子坐在正中间,悠闲的泡着自己的茶,而她的两边,则坐着两个年龄较小的一男一女。
可是,这不是吸引康熙重要的,主要是,他居然在这个亭子里面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