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发现默立一旁的杨天意,“你是谁?”一语未毕,又咳了几声,淑妃忙过去替他轻轻捶背。
杨天意忽道:“陛下如这般咳嗽是否自去岁秋天便开始了?”
仁宗惊讶地:“你怎知道?”
杨天意不答,却问:“可曾吃了什么药?”
“这个……朕记不清了,总之尚药局开了不少方剂,朕也服了,却总是不见完好,时常反复。”
杨太妃忍不住道:“我倒记得,起初是正柴胡饮,后来用通宣理肺丸,开春以来喝的是小青龙汤。怎么,不对么?”
杨天意很不喜欢她这副咄咄逼人的样子,只简单回道:“也对,也不对。”
“甚么话?”杨太妃颇为不满。
杨天意不理他,却对仁宗说:“陛下这病,我猜并非是因了外感风寒而起的。去年暑天酷热,陛下是否食用了不少冰水?”
仁宗吓了一跳:“你、你又怎么知道?”
“陛下这病,就在于吃多了寒凉饮食,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故而喘咳不停。”杨天意神态自若地侃侃而谈,“水寒相搏于肺者,须用辛散温化的方子。”
仁宗似懂非懂,望向杨太妃,“小娘娘,这——”
刘太后抢着问道:“那你说该用什么药?”
杨天意道:“御医用小青龙汤是不错的,但药引子不对。”
“怎么不对了?”
“医者云: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此病由食冰水而起,还需以冰水煎药为引,此为同气相求、反佐用药之意。”杨天意见诸人都瞪着自己,知道不信,便淡淡道:“效验如何,一试便知。”瞟了眼杨太妃,加上一句,“凡事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仁宗初次见她,也觉着这女子好似能掐会算,颇有些奇异古怪,便岔开话去,“还有一事,须禀明大娘娘知晓:杨延昭杨元帅长期驻守高阳关,风露苦湿,不合得了寒痹之症,昨儿已被护送进京。”
刘太后吃了一惊,“果真?那杨家长御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