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诀窍。所以他咬住了魏霸,如果不成功,魏霸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能袖手旁观。
魏霸给他出了个难题,他转手又给魏霸出了一道考题。
没错,这是考题,考验的是魏霸有没有那种闻弦歌而知雅意的敏感。要想在官场上争权夺利,就要有这样的本领,没有人会把话说得那么明显,任何事,也不会那么直白。如果不能见微知著,举一反三,那他就不配在官场上混下去,更谈不上和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争斗。
魏霸如果能解开这道题,那么这就是向朗对他的一个点拨,他将会从中获益,并且有资格成为荆襄系中的一员,参与这场权力的游戏。如果魏霸解不开这道题,那也不能怪人,只能说你天生没有这种资质,还是老老实实的做打手吧。
打手嘛,就是田开强,古治子那样的武夫,只能被人玩,不能参与玩人。
这是一场智力游戏,仅仅有武力是不够资格参加的。吕布、关羽都是绝世猛将,可是他们在这样的游戏中都败下阵来,输得一败涂地。
魏霸反复吟诵着《梁甫吟》,却想不透晏子身上有什么可以值得他效仿的事迹。他对晏子的了解局限于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以及出使人国走城门,出使狗国爬狗洞,另外就是这个二桃杀三士,可这三个事迹,似乎找不到太多的微言大义。
向朗真是老而弥辣,平时看起来不声不响,一出手就大有深意啊。
向朗的确是一出手就大有深意。
得到了魏霸的允诺之后,向朗立刻召集胡济、廖化等荆襄系的人才,直截了当的表明了他要救马谡,不能让马谡因为政治斗争而死的替罪羊,他亲自起草了一份请愿书,然后让这些人签名。
向朗的年资、身份摆在那里,在座的荆襄人没有一个敢和他较量,更不敢冒着被乡人鄙视的危险拒绝签名,更何况他们也清楚马谡罪不至死,如果就这么死了,绝对是荆襄系的一大损失。诸葛亮以法治国,可是法不责众,既然有向朗牵头,他们当然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