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的稻子。反正有神将的大军看着城里的吴军,他们大可放心行动,就算遇到零星的阻挡,他们也不惧,扔下镰刀,抽出腰里的砍刀就上,根本不用神将出手,他们就自行解决了。
诸葛恪气得七窍生烟,他做到了坚壁,却没来得及清野,早知如此,一把火把外面的稻子全烧了就好了。当然他也不是没想烧,只是当时没想到魏霸会来得这么快,他本来是想收起来当军粮的,毕竟他部下的将士也要吃饭。
一念之差,这些稻子就成了魏霸的战利品。看着城外正在抢收的蛮子,诸葛恪险些把牙齿咬碎。他翘首以盼,只等着朱绩率领骑兵从谢沐方向杀来。只要朱绩即时赶到,就算魏霸抢了这些稻子也无没机会吃。
但是,随着城外的稻子越来越少,能看到的稻田都被收割干净,他也没有看到一匹战马,更没有看到朱绩的骑兵。北方一片祥和,根本没有一点战争的影子。
诸葛恪的心渐渐的往下沉,他意识到自己犯错了。这里不是武昌,这里没有信任他的大王和太子,朱绩根本没把他当回事。
偷鸡不成蚀把米。
然而,事情远远比蚀把米更严重,朱绩不肯来助战,仅凭诸葛恪统领的三千人马是无法战胜魏霸的,他本想夹击魏霸,现在却被魏霸堵在了临贺城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有可能面临着断粮的危险。
诸葛恪第一次感受到了战场的冷酷和现实,口才再好,也解不了眼前的困局。他开始琢磨怎么解困,琢磨着什么人可能愿意救他。朱绩指望不上,他只好把目光转向了交州刺史戴良和驻扎在临烝的奋威将军潘濬。
诸葛恪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求救信,派人偷偷出城,送往番禺和临烝。这次他学乖了,没有大模大样的要求他们来围攻魏霸,而是请求他们来解围。
诸葛恪的求援信送出去了,朱绩的回复才姗姗来迟。他对诸葛恪说,我已经将你的计划汇报给辅国将军,辅国将军认为临贺郡的地形不适合骑兵作战,为策万全,我只能在泉陵一带活动,不得进入山区。因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