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搔乱。
向朗跟着杨仪来到了中军大帐。他不受诸葛亮待见,又身为荡寇将军,负一方之重,大营离中军比较远。这一路走来,他又刻意缓缓而行,这一路竟然走了小半个时辰,比杨仪独自来请他的时间多出两倍。杨仪急得满头大汗,他却更加从容,到了诸葛亮大帐前的时候,他除了手心的汗之外,脸上已经看不出一点紧张,甚至还有一点笑意。
这点笑意在他迈步进帐的时候已经被掩藏起来,不露一丝痕迹。
诸葛亮静静的看着向朗,嘴角一挑,微微一笑:“向公果然稳重如山。向公一来,我便心安许多。”
向朗躬身施礼,在诸葛亮斜对面入座,将衣摆整理好,这才笑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四千骑兵虽然重要,可是相比于歼灭两万魏军精锐,生擒陈王曹植,实在不算什么大的损失。”
诸葛亮目光一闪:“向公很有信心嘛。”
“当然。”向朗笑道:“千里奔袭,孤军深入,原本就是兵家大忌。现在离秋收还有数月,曹植想要以战以战,时机不对。从屯田民众那里抢来的粮食又能让他坚持多久?更何况抢劫民众,可是大伤民心,饿死的人命可是要算在他头上的。”
诸葛亮微微颌首,笑而不语。
“魏军悬师远来,自知无生还之理,故人人用命,个个争先,锐不可挡。可是老子有云,‘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曰。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掐指以数,魏军远来,携粮不会超过一个月,加上劫掠所得,也不会超过一个半月,从他们入关中算起,于今已有半月,正如人过壮年,虽欲老有所为,而体衰力弱,不足为患。丞相只要耐心守住大营,其败亡翘足可待。到时候,丞相虽失四千骑,复得四千骑,又有什么损失可言?”
诸葛亮哈哈大笑。“向公果然是老诚仁,一眼便看出要害。不过,要想以静制动,以重制轻,还需要向公这样的老将襄助才行啊。”
向朗抚须微笑。“但为国家计,丞相有令,向朗焉敢不从。若丞相觉得朗尚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