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了!
大约也感到自己这一拳擂得,有点不好。李裹儿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淡淡的红霞。
但一个人帮了他们忙。
小玉真挤了进来,在中间插了一句言:“小家伙,我要看你的书房?”
王画噎死,你才多点大,口口声声喊我小家伙,小家伙就小家伙吧。也正好。转移一下大家的视线。
王画伸出手来,说了声:“请。”
将他们带到书房,实际上书房就在里院后面一排房子中。李隆基与李裹儿也十分地好奇,虽然对王画将才艺放在制器上,有些感到可惜,但对王画的才艺,那是真佩服。好象现在不佩服的没有几个人,不服,你去作一曲《阳关》,或者写一《燕歌行》来。
是什么样的环境,才使得王画能拥有这样的才艺的?
来到书房,果然不少书籍,有许多书籍插了书签,明显王画经常翻阅的。
这时候书籍可不象后来的书籍,很重很厚。因为纸张厚嘛,不然李密看一本《汉书》,象今天这样,如果不是翻译版,拿在手里也就那么两三斤重。可他还要挂在牛角上干嘛?李密当时岁数就是再小,也不会连一本《汉书》捧不动吧。捧是能捧动的,但捧不了多长时间,也没有办法阅读,纸张厚,必然会造成整本书籍厚。一卷就是一大本了。
这还好一点,有的还是竹简版的,一本《史记》能有好百斤重。这都是王家攒下来的心血,还有王画两次从洛阳也带了一些书籍回来。还是以竹简版为主,加上书房本来不大,因此看上去,挤得满满的。这也是王画唯一感谢他老子的地方,这些古书一本都没有便卖。
几个少年看了后肃然起敬。
看,人家很穷的(相对他们而言,王家现在就是这样,在唐朝还是中等略略偏上的),可居然拥有这么多书籍。这才难得可贵。
但小东西开始捣乱了。
以前王画写的字不多,但两个洛阳之行,因为有了钱,买了一些纸笔与砚墨回来,书房里有许多王画写的字。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