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太原去?
然后是轮流守卫各地州城。还有战争爆时,抽往前线小规模的行动由别将带领,中规模的行动由果毅都尉带领,全府行动,则是折冲都尉本人带领。
这样将帅手中平时无兵可用,政局可以平稳过渡,出点是好的。在唐初实行得也好。李靖只带着三千府兵,打到小海,天下无敌。打完了功劳多,赏赐多,牺牲不大,士气也高。后来将也没有了,败仗一个连着一个。一死就是几万十几子,只好防守了。防守就是驻边。也不错,四只一换。可因为兵不够用。有的二十年也没有换回家乡。
加上府兵属于义务制,连武器马匹都是自己购买,除了行动时。朝廷供应粮草。甚至连衣服都是自己带的。家中因为侵并,也没有田地,府兵士气低落。恶性循环开始。
甚至还有的将领贪图士兵带来的钱财,直接谋财害命的。有的贪图军功。死了不上报的。不上报了一查怎么办?逃了,一逃官府气了。补收家属以前所有免交的租庸调,这是火上浇油。于是最后老百姓有的做逃户,有的分家,使丁数不足。政府也摊不出府兵了,有的折冲府遇到战事时,只能出几个府兵。空养了一大群官员,折冲府便成了一个空架子。
因此王画想到,这里面其实有很多文章可做,但有一点。自己必须有财力。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代州共有三个折冲府,但因为边关紧张。这里府兵都不会外调。顶多是抽调驻防州县城一下。这一点因为手下没有流动,更有文章可做。
可代州的军队并不是这三个折冲府,将他们加到一起,也不足三千,够什么?况且三个折冲府的府兵都没有满员。还有大量的边兵,这些边兵成份很复杂,有各地的府兵、还有募兵,也就是征人,还有老武弄的团结兵。但与原代州三个折冲府各属于不同的部门。
这些边兵属于代州都督掌管。可代州都督却无权调动这三个折冲府。想要调动,必须有中书门下两省授权。用铜鱼符与敕书调府兵。门下省符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