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都觉得压力巨大。
当然好处也是有的,官家始终将全局掌握,他对局面有着清楚的认识,几乎给众将每一疏,最后一句话都是以攻取‘兴灵为要"。
任何战术,都是以服从攻取兴灵二州的大战略而存在。
眼下官家身体稍稍康复,便急着处理军务,一副要将以往失去的时间补回来的意思。
徐禧,蔡卞见了又是感动,又是担心。
二人与天子商议军情至深夜,这时候熙河路、鄜延路、泾原路陆续有捷报传来。
最先传来胜机的是熙河路。
原来章直从会州出兵,至屈吴山击破夏军,斩首数百,又抵天都山,再次击破了夏军,又斩首数百,并提前数日抵达泾原路边界。
而鄜延路方向,是官家最寄予厚望的,
种谔也是率鄜延路兵马兵贵神速地进兵,官家担心种谔出兵太快,中了西夏的埋伏,连连让他谨慎行事,听从高遵裕的指挥。
但种谔却没有听从官家的安排,一路连战连捷,攻西夏米脂寨三日不下。
西夏八万援军赶到,与米脂寨中兵马两路攻种谔,结果反被种谔杀得大败,斩首五千级。
杀败西夏援军后,种谔又攻下米脂寨。
种谔以捷报送入京师时,官家又惊又喜,当即收回前命,让种谔自行领兵,不用事事听从高遵裕节制。
而泾原路方向则有西军名将种师道、刘昌祚,他们才刚出界便遭遇到西夏兵马主力,也就是西夏国相梁乙埋所率的左厢六路兵马。
其实梁乙埋也没有将左厢带齐,他出兵时听说种谔攻
米脂寨,便分出部分兵马去支援。
与种师道,刘昌祚交战后,梁乙埋顶不住宋军的攻势。
夏军小退之后,宋军竟全军压上,梁乙埋大败,被宋军斩首两千五百余。
眼见三路告捷,官家大喜,一下子缠绵多日的疾病也是不药而愈,当即对石得一道:「章卿,真是读书人,不出茅庐而知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