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都市言情 > 寒门宰相 > 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数百年一出的人物

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数百年一出的人物(1 / 22)

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数百年一出的人物 (

从黄州启程再度进京,对苏轼而言,这一路也是忐忑不安。

从接到圣旨的那一刻起,苏轼有些不愿赴京,不是说他矫情而是被整怕了。上一次乌台诗案,牵连那么多人,他苏轼在御史台关了小半年。而今主持此案的李定虽不在朝中,但蔡确,舒亶等人还官居要职。

苏轼不愿意再去面对这些人,而且他知道官家心底也不喜欢自己,去了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苏轼想拒绝,可转念一想,如果拒绝不是得罪了天子,也辜负了章越的一番美意吗?

因此苏轼还是接受了圣旨,想要入京去先看一看。

苏轼离开黄州时看了看自己费了近两年功夫,方才整治下的这东坡,还有这山上的南堂和山下的雪堂颇为不舍。他以为会在黄州长久居住下去,没料到这么快便有新的任命了。

苏轼换下短衫粗袍,穿戴起了官服方巾。

临别时苏轼对前来相送的友人和黄州太守徐大受道,黄州山水清远,土风厚善。其民寡求而不争,其士静而文,朴而不陋。虽闾巷小民,知尊爱贤者。吾州虽远小,然王元之、韩魏公,尝辱居焉。

黄州百姓都是夹道来送苏轼。

说完之后,苏轼辞别众人,踏上了进京的旅途。

苏轼进京之前,顺道去江宁见了王安石。在乌台诗案之中,王安石主动给天子写信为苏轼求情言,盛世不可杀贤才。

苏轼是一个念恩德的人,所以他进京前特意去见了王安石一面。

这一次再度见面,二人之间的龉龊早已消解。

从当年王安石拒给苏辙起草诏命,再到苏洵写《辨奸论》暗讽王安石。

再到变法时,王安石与二苏间的政治分歧。苏轼苏辙公然反对王安石新政,后先后遭到政治磨难。

苏轼父子三人的政治思想,说到底是源自欧阳修一脉,以基于人情和顺达为主。而最早苏洵和王安石都是受到欧阳修的赏识和举荐。

最新小说: 全能仙医 快穿:悲惨反派救赎计划 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 诸天恐怖从蛊开始 惊!我养的小白脸是前任他小叔 眼看他起朱楼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妄想剥离 怦然心动,娇妻撞入怀 星际哨向:我真没想万人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