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远远不如其弟了。
至于章楶看得比儿子自是更深远。
苏洵之前屡试不第,韩琦欧阳修都推举苏洵出来作官,却为富弼言‘姑且少待’。
嘉祐三年,朝廷终于给苏洵一个去舍人院考试的机会,考试合格可以作官,苏洵却以病推脱,与友人谈及说自己老了不愿再看考官脸色。
一直到嘉祐五年苏洵才被韩琦举荐为秘书省校书郎。
三苏的仕途一路都离不开韩琦,欧阳修的提携。
苏洵兄长苏涣也在朝为官,之前苏洵还与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的苏颂叙谱联宗。苏洵之所以还在宜秋门买房,就是因苏颂也住在此处,两家正好比邻而居。
同时三苏父子还与另一眉山籍官员吕陶也是过从甚密。
看来自范镇之后,苏家似已有渐渐成为蜀籍官员中另一鼎盛的势力。
自己儿子与苏家结交,自是大有好处。
至于章越也想到如此了,他看第一眼就知道苏洵是个很有政治野心的人。王安石不喜欢对方,曾评价苏洵,说他整日研究战国纵横之术。
考完自己见苏洵时,那时名次未公布,自己与苏轼争三等,苏洵对己甚有敌意。名次公布了,自己与苏轼并入第三等,苏洵立即对自己态度就不同了。
苏洵在世的时候,就为自己两个儿子搭建就好日后蜀党的基本人脉关系。
蜀党这政治集团的特点,就是熙宁年间反对王安石,元佑年间攻击司马光旗下的旧党洛党和朔党,元丰之后则反对章惇。
有人言之此党没有政治理念,其实不然,说来就是谁上台我干谁。
章越就喜欢与这般头铁的汉子打交道。
章楶对章越芥蒂全去,不免心想,章惇若知自己这以往看不上的弟弟,如今进士制举双魁,又不知作何感想呢?
只能说人生的境遇,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正当章越打算拉着章丘,章楶上苏府拜师时,却是得知王安石不肯为苏辙起草制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