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太祖皇帝时的长安太学,比起两汉时期的太学,不止规模宏大了许多,最重要的是自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术政策,被彻底废除
汉家自有道,王霸术杂之这句本来出自前汉汉宣帝的话被太祖皇帝作为了太学的治学思路,汉家制度,自当礼法并用,德刑兼备,岂可纯任德教
郭虎禅面前的太学大门,高达三丈,尤其是两根矗立的数人方能合抱的左右门柱上,太祖皇帝亲自手书的‘汉家自有道,王霸术杂之’正刻于其上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封常清在一旁背诵着《汉书?元帝纪》中这段汉宣帝教训太子的话,脸上露出了几分感慨,太祖朝和太宗朝的法纪严明,至今已经荡然无存了
郭虎禅听到封常清那颇有些怨气的背诵声,却是没有说什么,和封常清相处久了,他知道封常清骨子里其实是个法家人物,崇尚严刑峻法,但是却又有法家以君主意志为最高准绳的思想,只是还不太明显罢了
长安太学自初建时,就是为帝国培养政治精英和官僚的地方,不过在刚开国的时候,因为科举制度虽然建于前朝隋室,但是贸然大举施行必然会将触动天下世家的利益,因此在开国的前十年里,科举所取的寒门士人大多都被放进太学,学习处理各种施政的俗务
汉光十三年后,太祖皇帝开始全面倾向于科举选拔人才,太学进行系统的学习后任官的用人方式,当时虽然一度遭到了朝中世家派系官员的抵制,但是在太祖皇帝的铁腕下,一大批上书以辞官相威胁的世家派系官员被直接革除官职,在太学里已经学习了数年,又在地方具体吏员位置上有实践经验的大批属于帝党的士人接过了这些空缺的职位
从那以后自两晋以来靠着文化垄断而保持着自己地位的山东世家自此一蹶不振,再也不复当年的盛况,而太学也自此确立了其在帝国政治中仅次于朝廷中枢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