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不少功夫研究,而那时候帝**对攻略朝鲜半岛的所有军事计划里,水陆并进是一条基本的原则,虽然那时候多地是从海上保证帝**队的后勤,但是这种直接登陆敌军后方,直插空虚地带的战例也有过几次,可规模都不算大
薛猛和苏文焕两人倒是没有表现得犹豫不决,相反两人倒是对郭虎禅这个大胆的计划颇为心动,熊津城是帝国在朝鲜行省经营了许多年的坚城,不能就这样拱手让给罗叛军,而且如果能够成功夺回熊津城,不但能够打击罗叛军的士气,另外也是开辟了第二条战线,只要熊津城死死地钉在罗叛军的后方,他们就难以威胁乐浪郡,整个辽东的压力也会大减
最后,在薛猛和苏文焕的支持下,其余几名百夫长也都同意了这个大体上的计划,毕竟他们来朝鲜行省,就是为了战争而来
…
第二日,五百人的队伍开始分队,郭虎禅和苏文焕还有薛猛带上了最为精锐的一百人,直接往罗叛军控制的地区而去,至于其他四支百人队,有三支前往渤海叛军所控制的极北方向
不管是枢密院,还是郭虎禅他们,渤海叛军和罗叛军,都重视以游牧民族为主的渤海叛军,与之相比,罗叛军只不过是人数较多罢了
八月二十,郭虎禅他们马不停蹄地抵达了乐浪郡和朝鲜行省接壤的一处军事堡垒,当初帝国征服朝鲜半岛,并不设郡,而是单纯地将朝鲜行省当作木料,铁矿石等一些原材料的输出地,因此朝鲜行省一直都有依附的罗贵族作为帝国的代理人压榨罗和高句丽等族遗民
从某种角度来说,帝国对朝鲜行省一贯实施的都是高压政策,过去也曾经发生过叛乱,但是在帝**队的镇压下,那些暴动的罗和高句丽等族遗民从来没有掀起过什么风浪来,直到修文年间,撤了鸡林州都督府等军镇,朝鲜行省才被放松了,自修文十年后,便屡有叛乱,全靠熊津都督府的帝**队勉强镇压下去,但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郭虎禅他们临时进驻的军镇,是帝国标准的军事堡垒,连同辅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