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19回 徐大胡同遭报复 一

第19回 徐大胡同遭报复 一(1 / 5)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韩行跟随徐玉山来到了徐大胡同村,看到这里地处徒骇河西岸,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特别是鲁西地区大部分是沙土地、盐碱地,而这里却是难有的红土地。沙土地漏肥、漏水,盐碱地寸草不长,而红土地就不一样了,既保肥又保水。

徐玉山家的世世代代就在这里耕耘、居住,生活成长。徐玉山的爷爷原来是一个雇农,跟着东家开坊。这鲁西北盛产棉花,收来的连棉花带籽叫皮棉,用机器把棉花拔去,就剩下了一些棉籽,这棉籽呢,就送到了油坊里用传统的土制方法榨油。榨出的油黑黑的,浓浓的,又香又卡嗓子,不过炒出来的菜却挺香,就是菜里有一层黑黑的棉油色。第一时间更新如果再细致一点儿,把黑棉油熬开了,放上火碱,火碱遇到了棉油就起了化学变化,黑黑的一层渣子沉下去了,表面上一层清亮亮的,这就叫卫生油。

有钱的才能吃上卫生油,而一般的老农民就只能吃黑棉油了。

徐玉山的爷爷跟东家学会了这开油坊的手艺,借了点儿钱,自己开了油坊。这开油坊可是个辛苦活,先是对棉籽进行碾压,这碾压就是修了一个水泥圆台,水泥圆台上放上棉籽,赶上牲口,一圈一圈地压,把棉籽压得扁扁的,既不能压碎,还得方便出油。牲口得长时间地靠,长时间地拉套,人也得长时间靠,既得防止牲口偷吃棉饼,还得不断地扫着压好的棉籽,再放入新的棉籽。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在长时间的劳作中,徐玉山的爷爷腰累弯了,靠成了中农。

出棉油,那就得讲究点儿热度和力气了。首先是烘烤棉籽,有一个土炉子,通常炉子里都是点麦秸,这麦秸起火快,温度好控制。炉子上面放着一个大铁鏊子,鏊子上就放着烘烤的扁棉籽。棉籽经过加热后,再放入一个个的蒲包打捆,打好捆的蒲包就放到榨床上。榨床上能一溜入上十五六个蒲包。一边是一尺半长的枣木楔子,一边是等待接油的油桶,中间底下是一溜铁板,好保护棉油的流动。

最惊心动

最新小说: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在下崇祯,我为大明续命五百年 嫂嫂请住口,恶贯满盈不是我! 姜小白不当皇帝可惜了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替嫁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