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六岁的年纪,个子不高,小眼睛,双眼皮,浓眉毛,五官方正,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显得是一副柔弱的样子。但就是在这副柔弱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坚韧不拔、身经百战的老革命雄心。
李聚奎,1904年12月31日出生于湖南安化兰田(今属涟源)西坪村一个农民家庭,7岁开始读书,在开国上将中算得上小知识分子。1926年9月,他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8军工兵营(后编入湖南**第5师),在唐生智部任士兵、班长,参加了北伐战争。
1928年7月,当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期,李聚奎在湖南**第5师1团团长彭德怀等许多人的影响下,毅然参加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
在他参加的第一次党小组会上,就坚定地表示:“我这一辈子跟党是跟定了,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从此,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他都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对党的誓言。
从红5军班长、排长、中队长(连长)到大队长(营长),他一直在彭德怀帐下听令,参加了攻打文家市、长沙、演陂桥等战斗。1928年12月,在军长彭德怀、党代表滕代远统一指挥下,红5军进军井冈山,与、朱德领导的红4军在宁冈会师。
1929年1月中旬,红4军前委、湘赣边特委以及红4军、红5军军委在宁冈柏露村召开联席会议,决定红5军和王佐部队留守井冈山,担负钳制湘赣敌军的艰巨任务;红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跳出外线作战。
李聚奎参加了井冈山保卫战战斗,率部与敌激战4昼夜,终因兵力众寡悬殊,彭德怀决定撤离井冈山,转战湘鄂赣。
1930年1月,黄公略任军长、陈毅任政委的红6军成立,下辖第1、第2、第3三个纵队,李聚奎调任第3纵队纵队长,任职期间“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以袭击、阻击、游击战法打击敌人”,是黄公略、陈毅的爱将。
1930年6月,红6军归红一军团建制并改称红3军,不久下辖各纵队也改称红7师、红8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