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宋扬天下 > 第十一章:帝王之术

第十一章:帝王之术(4 / 6)

大夫对外戚、太监、后宫专权,看得紧紧的。不管有没有苗头,都会不时地敲打一番。

英宗朝时,曹太后不愿还政英宗,韩琦在朝堂上就直接撤帘。曹太后的面子可真是丢大了,却无可奈何。

哲宗朝时,高太后还政哲宗后,还企图通过太监干涉朝政,宰相章惇不顾高太后向哲宗求情,就把那个太监杀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士大夫对朝政的把持,可谓是密不透风。

曹太后对赵顼乾坤独断式的更改朝政制度非常不满,但看到这个机构不仅不失原来那些机构的作用,在行政效率上有大大地提高了不少。不得不惊讶赵顼的天赋异禀。

“圣母娘娘不必担忧,是内阁把持朝政,非宰相把持朝政,孙儿会注意的。”赵顼宽心道。

“嗯。不过内阁的宰执参赞,也要不时换一换。免得被权臣把持。”曹太后一眼就看到了可能的弊端。

帝王之家做得最多的恐怕就是防止别人抢帝位。

“是。”赵顼点头赞同。

“这为君之道,在于平衡朝局,任用贤能。官家总是亲力亲为,难免顾此失彼。司马光,对官家有辅立之功,王安石负天下大名三十年,苏轼是名满天下的才子,官家就因为他们声言变法,就赶出朝堂,这是要受天下百姓指责的。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官家刻薄寡恩、不用贤明,不开言路的罪名怕是要坐实了。听闻司马光在汴京城外开了一家书院,王安石竟然当起了商人开了钱庄,官家抽空去看一看,能给他们官名就给个官名,不然也给点其它好处。免得百姓说天家无情。”曹太后耐心地为赵顼查漏补缺。

曹太后对赵顼的顺从非常满意,对赵顼的改变也充满了期盼,这让她不自主地为赵顼谋划着。

“这个孙儿也听说了。司马光开办书院,吸纳务实之才,再加**,又忙于撰写《通鉴》,可谓身处江湖仍忧其君。王安石虽然做了商人,却以低息向百姓发放青苗钱,并深得民心。孙儿打算赐予司马光的文明学府和国子监一般的待遇。王安石既然务商,恐怕

最新小说: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姜小白不当皇帝可惜了 替嫁太子妃 在下崇祯,我为大明续命五百年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东宫娇妾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