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顼一直看着报恩禅师远去,不禁自喜了一把,来到宋朝这么久,总算是有人来投奔了。有识之士站到了麾下,变法又怎么能不成功呢?
而一旁的王安石却比赵顼更兴奋。一展抱负,得遇明主,怎么能不兴奋呢?虽然说赵顼不是任何时候都完全听王安石的,但王安石看到了一个懂权衡,懂审时度势,懂民生艰难的好皇帝。
赵顼从来就没有反对过王安石,就算是有意见,也是说出问题,一副向王安石求教的样子。大部分时候,王安石也就是这样被赵顼说服的。在王安石眼里,赵顼不是在说服他,而是在用更好的办法支持他。
王安石所倡导的新学非常务实,很对赵顼这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脾气,同样,赵顼也很对王安石的脾气。在历史上,王安石都是和吕惠卿等人商议好变法方案后,然后再说服皇帝,同司马光的旧党相争。而现在的情况是,变法的推动者几乎成了赵顼,而不是王安石自己。保守派的斗争对象转变成了赵顼,不是他王安石。赵顼的武力威胁,迫使朝中保守派大臣向王安石靠拢。但王安石却是赵顼的人,什么变法方案,要在内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制造什么的假象都是王安石和赵顼早就商量好了的。
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之失败,之所以被人看做是搜刮百姓的敛聚之术,无非是既要顾忌到皇帝对补充国库的渴望,又得顾忌不要触动保守派官僚的利益所导致的。而现在,王安石成了保守派大臣对抗赵顼的中流砥柱。
转移保守派的斗争对象,采用声东击西的方式,使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得到支持和完善。这样的手腕,让王安石对赵顼充满了信心,对变法成功充满了信心。第一时间更新
“圣上,走吧!”王安石提醒道。
赵顼回过头来,看着王安石,默默地点了点头。
入得交子城,发现交子城完全是一个大型的工场,不仅仅是印刷交子,还生产纸张。城中有一个大湖,显然是人工扩大后才有的规模,连通了活水后,正好可以满足生产纸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