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个时代民间的活字印刷作坊有不少,有陶土活字、陶瓷活字、木活字、铜活字。但不管是哪一种活字,缺点都很多。主要的缺点就是容易损坏,不易保存,还有印刷不够清晰美观。
如陶土活字、陶瓷活字,总称泥活字,印刷时容易碎裂,弄得印刷品总是缺字。但印刷出来的书籍非常便宜,这对底层穷苦的读书人来说依然是一个福音,现在大宋绝大部分活字印刷作坊采用的就是陶瓷活字。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而木活字,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应用是最少的,只有少数能弄到特殊木质的作坊才用。
铜活字一般没有人用,因为铜活字不容易着墨,现在还没有出现那种容易着墨的墨水。重要的是铜非常昂贵,一般作坊根本用不起。被赵顼气死的欧阳修倒是有一整套的铜活字,专门给文豪诗人们印刷新出的大作。
赵顼在范禹祖的引领下,走进印刷作坊,放眼一看,顿时被热火朝天的场面惊得说不出话来。十条冗道,一眼看不到头,估计有十万人在同时作业。而且这些干活的全部都是被赵顼裁撤的冗官,一个个大汗淋漓。
“这,这。”赵顼不知道说什么好。
“圣上,二十多万同僚,微臣一下子无法安排,他们被裁撤,没有了俸禄,却保留了功名,不能从事其他行业。四大学府及各级学院都没有建起来,只能先安排他们做这个,拿些工钱养家糊口。这铜活字印刷,采用的是简化字体,普通工匠识字少,更不用说是简化后的字,工匠根本没办法干这个。”范禹祖解释说。
“嗯,干这个也是和书打交道,不会委屈了他们。工钱上不能亏待他们。”赵顼点头说道。
“怎么不会委屈?如果不是圣上的刀把子架到了脖子上,读书人怎么会干这些粗活?”一个三十几岁的愣头青讽刺道。
“他是谁?”赵顼并不理财那个愣头青,转身询问司马光。
“他是欧阳修的大儿子欧阳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