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甘蔗等作物。与其它农场一起,尽可能早日解决金州粮食自给的问题。由于西南夷的务农能力低下,金州所有的官员几乎都成了农业专家了,都被责令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种植。
现在,大宋最缺的就是铜铁和粮食,大宋内地的粮食虽然没有大幅度涨价,但小幅度的不断上涨还是有的。因为南方各州粮仓几乎都空了,各州县都在小幅度不断购粮,充实仓廪,以备灾荒。
可以预见,粮食的小幅度涨价,会拉动南方地区农民农业种植的积极性,甚至是整个大宋农业的发展。大宋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后动力。
苟宏社原本是台州的知州,现在由他出面,在金州与台州之间建立一条粮道,最大程度保证金州的粮食供给。因为仅仅是十万人的粮食还是不够的,金州的人口在不断上涨。而这样的上涨不是由朝廷的财力支撑的大规模开发,而是民间商人求利的本能决定的。
判官周士隆虽然是法官,但是也没有闲着,由他按照金州勘察得到的金矿、铜矿的分布,描绘具体的分布图,然后跑到大宋内地去招商引资。许多大商人,从金州低廉的竞标价格中看到了好处,纷纷高价招募百姓,组成开矿队,到金州注册开矿。矿商来了,海商也跟着来了,开采的矿石被卖给海商,或是租借海商的船只,全部运到大宋上京冶炼作坊去。
一条繁荣的海上铜铁之路,正在快速发展着!南海、金州各群岛海峡,几乎成为大宋的内湖,商船往来不断!
在铜铁之路起步并发展的同时,赵顼在泉州看完整个的蹴鞠联赛之后,便回到军营,对三万山地兵团进行高强度训练,为击败朱罗国,夺取迦托诃(吉隆坡)做准备。
赵顼的意图,是夺取迦托诃,让肖一远、李常两人带上十万人在那里展开军屯,把那里打造成征讨印度的后勤基地。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