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之中名落孙山,如今积极弥补求名的苏清绥!
“大概他也知晓用粗粮赈灾会惹人笑话,这才放弃了这个念头吧?”
“也真是可笑了,筹谋了那么久,还以为自己高瞻远瞩,殊不知只是笑话一场,据说还他苏牧囤积的粗粮有数万石之多,过冬物资也堆了几个库,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银钱啊…”
“人都说他做生意昏招频出,起初我还不大相信,那中秋月饼风靡到汴京去了,怎么说也是极有商业头脑的,现在看来,不过尔尔啊…”
“他若肯与我辈文人亲近,杭州第一才子的名头早就响彻大江南北了,偏偏自作下贱去做什么生意,真是浪费了这天赋的才华了…”
“得了吧,人家虽然做生意一塌糊涂,但也不需要我杭州文人吹捧,听说他那几首诗词连汴京的大家宗师们都称赞有加,你们是不知道,早先苏牧将生意都往北迁,苏家没有一个不反对,可现在仗着他的才名,据说北面的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了的。”
“咱们的第一大才子还真是让人看不透了,听说最近又攀上了户曹大人,要跟官府做生意了…”
杭州舆论对苏牧毁誉参半,皆以为苏牧囤积粗粮是为了赈济灾民所用,如今却又用不上,平白浪费了上万的银钱,连苏家内部的人也看得云里雾里。
老太公和苏常宗等人一开始也以为苏牧囤积粗粮是为了这个目的,当比往年规模要大数倍的灾民潮围堵了杭州城外之后,他们也都一个个眉开眼笑,只觉得苏牧还是有些长远目光,如今只要将这些粗粮全都抛出去,肯定能够小赚一笔。
至于用牲口吃的粗粮来赈济灾民是否会丢面子,他们却是不太在意的。
因为要丢人,也是他苏牧丢人,但赚回来的银子却是货真价实,能够让苏家的势力再度水涨船高的!
然而苏牧并没有像他们想象中的那般去抛售粗粮,虽然他每天都会到城外闲逛,但并没有到苏家粥棚去帮忙,整日里游手好闲,显然对赈灾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起码在